微整注射觀點:美,是細節的總和。

點滴累積,讓我越來越相信——美是平衡、是協調的質感展現,非僅五官的絕對精緻。

微整注射觀點:美,是細節的總和。

微整注射並非「哪裡凹打哪裡」,而是牽涉到下垂狀態、凹陷程度與五官比例的綜合評估。

󠀠

而這些點滴累積,讓我越來越相信——美,是細節的總和。是平衡、是協調的質感展現,非僅五官的絕對精緻。

 

這篇文章想跟你分享,我在診間裡如何透過點滴琢磨,實踐我心中的「耕式美學」

󠀠󠀠

󠀠

整形外科、向顱顏大師學習,改變了我對美的理解

󠀠

對美感我一直是要求的。不只熟記教科書上的黃金比例,也花很多時間去了解不同文化、各國醫學對「美」的定義與偏好。

󠀠

󠀠而我也察覺,光靠六年的整形外科訓練和臨床經驗,很難真正掌握每一張臉的細節。

󠀠󠀠

所以我決定前往紐約,跟隨顱顏領域的大師 Dr. Rodriguez 學習面部柔化手術。

󠀠

在這段密集訓練裡,從巡診、溝通、下刀到術後照護,每一步都讓我重新去思考:怎麼做,能更自然,更貼近每個人的樣子呢?

󠀠󠀠

Rodriguez 醫師特別重視臨床上被忽略的小細節,而這些,其實都是決定自然度、質感的關鍵。回想那一段日子,頻繁接觸到各種不同膚色、五官條件、性別的患者,讓我更確定一件事:「沒有誰的臉可以用一套標準來處理」。

󠀠

我很感謝這段經歷,除了技術上的提升,也讓我在審美判斷上更精準,理解不同臉型該修的線條、該保留的特質,讓我總能為每個人做出最合適的選擇。

󠀠

畢竟,美可不是套版公式,而是建立在理解、溝通上的專業判斷。

󠀠

󠀠

◆耕式美學:客觀x主觀調和=剛好的美

󠀠󠀠

這些日子的點滴累積,才逐漸捏塑出專屬我的「耕式美學」。例如,我的術前溝通會從主觀、客觀兩個面向切入,用詳細的溝通,跟客戶一起定義出剛剛好的美。

󠀠

三庭結構 x 五官分配 x 肌膚狀態

從正臉、側臉解構臉型比例、脂肪分布狀況開始,到三庭與五官的配置,向客戶解釋美麗要如何堆疊,是每次術前規劃必做的基本功。

󠀠󠀠󠀠

上庭|此處決定整張臉的神韻、氣質。主要觀察眼神是否有神,額頭、太陽穴飽是否飽滿,過於凹陷會讓臉部有疲憊感。

󠀠

中庭|是整體青春感的關鍵。蘋果肌若下垂無飽滿度,則會形成法令紋、淚溝等,削弱面部元氣感。

󠀠

下庭|是一張臉比例好壞的關鍵。試想,若下巴偏短或是後縮,上庭、中庭、五官即使再驚艷,也會因為無法完整承托,讓整張臉重心失衡。

󠀠󠀠

󠀠

󠀠

主觀融合職業 x 生活樣貌 x 自我期待

󠀠我也會詢問對方的工作型態、期待的生活風格,因為一個好的調整,勢必揉合對方的職業樣貌、生活習慣與自我期待。

󠀠

若是需要展現穩重專業形象的職業,例如品牌創辦人、高階經理人,臉就不適合太幼態,而是透過適度調整,強化精神氣色,突出專業、信任感。

󠀠

相對地,如果是表演工作者,就可以加強立體度、提升辨識度等,讓他在舞台上有更好的發揮與記憶亮點。

󠀠󠀠

以許多人在意的法令紋為例,若對方需要頻繁參與會議或公開演講,我會將微整注射的重點放在上庭,讓眼神更為明亮與中庭的膚況,避免過度填補法令紋,以細微調整來保有他的專業形象。

󠀠󠀠󠀠

󠀠󠀠

也遇過不少本身條件已經很優異,無論是肌膚、五官,都已有90分,但她對自我期待非常高,想達到95分甚至99分的程度。

󠀠

這樣的調整難度是高的,因為只要一失手,很容易有醫美感,這樣的案例,不僅要做得不落痕跡、細緻拉提,完整的術前溝通也非常關鍵。

󠀠󠀠󠀠

󠀠

◆玻尿酸/膠原蛋白增生劑 材質選擇哲學

󠀠

不少人會問:到底該選擇膠原蛋白增生劑,還是玻尿酸呢?

󠀠

󠀠其實這仍牽扯到醫師對臉部結構的掌控,因為玻尿酸大、中、小分子有它各自的特性與任務;而膠原蛋白增生劑,則具改善膚質,拉提線條的作用。

󠀠󠀠󠀠

玻尿酸依分子大小,可用於支撐輪廓、填補凹陷或提升膚質的光澤,效果較為立即明顯,且能根據臉型靈活應用於不同層次、深度。

󠀠󠀠

膠原蛋白增生劑透過刺激自體膠原蛋白的生成,改善肌膚鬆弛與膚況,能讓肌膚變得緊實、有厚度,實現透潤的自然美感。

󠀠󠀠

電音波微整注射加上電音波療程,整體效果又會再加成。因電音波透過能量深入筋膜層,再度刺激膠原蛋白再生,提升整體緊實度與支撐效果。

󠀠󠀠󠀠

󠀠

微整注射的目標,與其籠統的說「變漂亮、變精緻」不如說是透過深入討論,來協助客戶找出那個更和諧、神韻更明亮的自己。

󠀠

期待下一次,也能和你一起遇見「美得不張揚,但卻更舒服理想的自己」。

󠀠

󠀠

❖❖微整注射為醫療行為,文章中的維持時間、效果、副作用等,依照實際產品與個人保養維持有所不同

內容
相關內容
top